所在位置: 首页 > 延伸艺术 > 庐阳花布
  

   漫话庐阳花布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那是一个遥远的时代,但那个时代的“集体记忆”却烙在我们心中,就像老合肥的环城河以及环城河上的那轮月,难以消失……

  当古老的庐阳花布,借现代技术的动力传遍合肥城乡,化作姑娘身上衣、慈母手中被、千家床前锦、万户窗上帷的时候,恰似古人所咏: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。

  源于合肥民间的庐阳花布,跟庐剧一样,是民族之根上生发、绽开的艺术之花,具有其他花布所没有的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;作为民间艺术的奇葩,它在民族的艺术殿堂中也占有一席之地,它曾经漂洋过海,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里争奇斗艳。

  一块小小的庐阳花布,曾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吸引着、感染着、打动着几代人,给人以古朴典雅、自然清新、简淡玄远、心神超脱的审美感受。而这种审美感受是我们在欣赏宋元山水画时所不难体验到的。

  那极富装饰意味的图案,多是花卉、虫鱼、飞禽、走兽和吉祥象征事物,它表现合肥人民历来酷爱自然、热爱生活、向往美好境界的审美情趣。其构图和线条不以写实状物取胜,而以写意表情引人,无论图案中的百鸟朝凤,春兰秋菊,花篮宫灯,或藤下瓜,花中蜂,水里鱼,都不是简单的写生,而是采用夸张、变形、概括、抽象等手法,深得其神,画面上原物象没有了,有的只是富于神韵、节奏的构图,富于情趣、意味的线条,富于难以言传的审美意象。而在设计的空间处理和色调运用,在技法上非常接近中国画,在花色各异,品种繁多的花布图案上,都不难见到以虚拟实、“计白当黑”的艺术处理,也不难感受到虚实相生,“无画处皆成妙境”的审美意趣。最为难得的是,庐阳花布既与中国山水画、花鸟画有异曲同工之妙,又丝毫没有失去民间装饰风格。

 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合肥城乡,在那些商店布行,年轻的姑娘们围在20多个品种的庐阳花裙布旁边嘁嘁喳喳,三五成群地小声商量。这些裙布图案,色彩有的热烈,有的淡雅,有的深沉,有的温柔……真是看看哪块都想要,放下哪块都舍不得。至于那些适宜做床单、床罩的庐阳花布前,买者、观者就更多了。农民们则更喜欢那印有吉祥如意图案的布料……

  庐阳花布源于生活,勤劳智慧的农村妇女从生活中获取素材,在有限的经纬布料上,仅仅凭一根针、一根线,辛勤探索和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。那些头巾、围裙、腰带、兜肚、背心、垫肩、枕巾、汗巾……全是她们用织出的土布作底,再用粗棉线在上面绣出花纹,使之成为人们的喜爱之物。时至今日,有的很旧、很土,还有的汗渍斑斑,但它们是合肥这方沃土培育出来的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,它凝结着农村劳动妇女的智慧和才华,她们真不愧称为“心术”大师。

  艺术是对生活美的一种挖掘,艺术创作是表现情与物的辩证法,这些源于民间的艺术,不仅表达人们热爱生活的感情,更是追求和憧憬美好的幸福生活。农村姑娘订婚时,在馈赠给情人的汗巾上,把自己绣在花轿里,盼望情人用辛勤的劳动汗水,浇灌幸福的爱情花朵。在为情人绣的手帕上,绣着“白日莫闲过,青春不再来,窗前劝苦学,马上锦衣归”,表达乐观劝学的感情……

  庐阳花布是勤劳而心巧的妇女们采用传统和自创的针法织成的:一是密针铺线,叫铺花,也称撇花。用这种针法挑绣的图案对比强烈,纹样鲜明,织物的正、反面呈阳纹和阴纹,各有妙趣。二是单针走线,叫挑花,也称纤花。第一种针法难以组织的纹样,它可以胜任。如果将这两种针法巧妙结合,那便锦上添花了。三是十字针架线,叫十字花,也叫架花,它可以在经纬线上挥洒自如地表现生动的形象。如二龙戏珠、狮子滚绣球、凤穿牡丹、双凤朝阳、鱼跃龙门等。其针脚纵横往复,延展四面八方,疏密相间,虚实结合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 稿源: 合肥晚报 编辑: 张麒麟